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0年第13期
编号:11934831
部分骨\关节损伤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人人健康》 2010年第13期
     张晶晶: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医务科,医师。

    经常可以在医院看到各种各样的骨、关节损伤的病人被送到急诊救治,有的是小孩玩耍时不慎摔倒所致;有的是小儿被大人牵拉或看护不慎意外受伤所致;有的是由于车祸外伤所致;有的是由于老人洗澡或路滑不慎摔倒所致。总之,各种各样的病人都有,都是事出有因。

    古人云:防病胜于治病,那么对于骨、关节损伤可以预防吗?大家也许觉得骨关节损伤一般都是突发、意外事件,由不得人的,但部分骨、关节损伤还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骨关节损伤主要包括骨折和关节脱位。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中断;关节脱位又叫脱臼或脱骱,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了解每一种骨、关节损伤的发病机制对于我们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认为可以预防的几种骨、关节损伤的疾病发病机制和预防办法逐一谈起。

    桡骨头半脱位

    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不满5岁的小儿,其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一旦小儿的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称桡骨头半脱位。

    通常是年轻的父母搀着小儿上街,小儿的上肢上举,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阶时,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儿之手,帮助小儿走过台阶,此时立刻出现症状。

    预防办法是拉着小儿上台阶时不要突然或用力牵拉小儿,应尽量让其主动行走。小儿确实越过障碍有困难时可以由大人抱起帮其越过;在为小儿穿衣服时,切忌不可用力粗暴,一定要顺着小儿,动作要轻柔!

    股骨颈骨折

    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下降有关。当遭受轻微扭转暴力则可发生骨折。多数情况下,是在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导致股骨颈出现骨折。

    预防办法是中、老年人家里的地板一定不要太滑,选择拖鞋最好是防滑的,尤其是老年人,不论是在家还是出门在外,他们穿的鞋一定要选用防滑的;老人在澡堂、有积雪或积水的道路、坡路等地方行走时一定要当心,最好有人搀扶,避免摔倒。

    上肢骨折

    如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这些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间接向上传导所致。

    现在街舞十分流行,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他们在玩耍时,上肢几乎参与每一个动作,很多时候都是将整个身体的力量集中在上肢,尤其是前臂。可是上肢骨折的病人很多也来自于他们,他们成了上肢骨折的高危人群。

    预防办法是如果突然向前倒地时,使五指分开,让五指指腹先着地,可以有效缓冲身体的力量;再者就是不要做过于高难度的动作,有些动作已经远远超过了生理要求;还有就是不要随便效仿,每个人的耐受力和身体潜能都是不同的,不能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别让肢体过于劳累,肢体都是有耐受力的,一定时间内超过它的负荷是要发生意外的;最后是肢体有时也会发生慢性损伤,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却只是感觉轻微不适,所以在肢体受到外伤或是感觉不适时及时去做检查,注意休养。

    踝关节损伤

    发病机制是在下台阶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趾屈位,遭受内翻或外翻暴力时,使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也可导致韧带被拉长,撕脱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

    如现在有的年轻女士偏爱高跟鞋,有的鞋跟甚至超过二十多公分,她们单纯是追求美观,其实她们走起来也不舒服,还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有的年轻人上下楼梯喜欢一下迈数个台阶,经常“一失足成千古恨”,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预防办法是年轻女士不要穿鞋跟过高的鞋;上下楼梯时一定要当心,行走确实有困难时可以选择电梯或有扶手或他人搀扶下再上下楼梯。年轻人不要一次迈数个台阶,应该“一步一个脚印”。

    还有就是一些常识:加强体育锻炼,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适度。增强体质及身体的耐受力,及时补充钙质,延缓骨质疏松。不要随便乱服药物,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物对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是不利的。, 百拇医药